热门搜索关键词: 殡葬服务 殡葬礼仪

当前位置: 首页 > > 殡葬文化
邵东丧葬民俗(谢局参与编写的)
发表时间:2018-07-10     阅读次数:

《论语》云:“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冖,祭之以礼。”丧葬民俗,在民间流传外远,操办慎重。

第一 送终

当老人弥留之际,其子孙等直系亲属守护床前,直至老人落气辞尘,称为送终。人们常说“养儿防老,养老送终”,养育之恩大如天,能为老人送终,表明子孙尽到最后的孝心;不能为老人送终,被认为是大不孝。民间常用有没有儿孙送终、有多少儿孙送终来评价一个老人有没有福气。

老人临终前,后人(特别是儿子)要一刻不离守护床前,关注老人的状态。老人若有遗言交代,儿女们要认真聆听(现时有些还做笔录或录音)。一旦老人有将要辞世的迹象,所有子孙要跪伏床前,直到老人落气。

送终有“吊时”的习俗,即按照老人的生肖和出生时辰,某个时辰不能落气,否则会对后人不利,招至病痛灾难。如果碰上了忌讳的时辰(附临终忌时表),后人就要想方设法吊过这个时辰:一般是用小布袋兜一升米,米里面放一块银元(或硬币),或取一本历书枕到老人枕头上,表示粮钱不断,此时不能归西;有的地方将米袋、银元和秤砣压在老人脚上,寓意这个时辰不能走;同时亲人还要在床边不停呼喊“您老快醒醒,此时不能去!”

临终忌时表

亡者

生肖

对应

时辰

对应

时间

深夜

11-1

深夜

1-3

凌晨

3-5

凌晨

5-7

早晨

7-9

上午

9-11

上午

11-1

下午

1-3

下午

3-5

傍晚

5-7

晚上

7-9

晚上

9-11

临终

忌时

老人临危时在自家之外或在医院抢救,确认无生还希望,要立即送回家里。因为习俗认为,老人终亡应该在家,男的叫寿终正寝,女的叫寿终内寝,可以举丧正堂,亡者安定,生者安心;万一终亡在外,就不能进朝门,更不能入堂屋,只能停棺于外面的临时灵棚内。

第二节 装殓入棺

人一落气辞世,后人必须立即做好抹尸体、装殓、烧起身盘缠、烧蒿蓆、入棺等事宜。

●抹尸

抹尸即为亡者沐浴。先到孝家附近井边去请水(人们认为井水最纯洁),孝子走前,抹尸者或房亲2-3人跟随,提1面铜锣,拿1束烧纸、1封炮火、3根线香、几枚硬币、1个锡壶。提铜锣的人从亡者身边敲起,一岁敲一下,亡者有多少岁就敲多少下,一直敲到井边(有的中途不敲,到井边时才敲3下),再鸣炮焚香烧纸。到井边先向井中丢硬币,再由孝子作3个揖,喊“井神赐水”,然后用锡壶装一壶水带回。有的将水烧开再兑冷水,叫阴阳水;有的只在冬天将水烧热,其他季节用冷水。抹尸由同性执事,孝子在场,方法是:将亡者脱尽衣裤平卧于床上,水倒入盆中,用一块干净毛由或新白布浸水拧干,从下往上在死者面部、双手、胸部、双脚、背部共抹7下(手脚各2下,面胸背各1下,抹一下在盆内洗一下,再拧干;也有胸前抹3下,背后抹4下,称前3后4)。

●装殓

抹完尸后,抹尸人为亡者穿寿衣、寿裤、鞋袜、戴寿帽、盖寿被、裹兜被等,叫装殓。装殓用品由裁缝专门制作(现时也有到店铺购买),有的寿鞋、寿帽由内人亲自做。寿鞋底用墨水点7点,前3后4,寿衣寿被收藏得越久越好,因此有的人还在四五十岁时,就为自己缝制准备,长期收存。装殓衣裤时,按单层装,家境好的装7层,一般装5层,最差的装3层。不论男女,最内层是白衣白裤,第四或六层按男红女绿装,其他连同鞋袜均为青色。有些地方,亡者最里层的衣裤先要孝子穿在身上,等有一定温度时,再脱下穿在亡者身上(给亡者装殓的衣裤,应都是布扣或布条系扎,不能有钢铁扣或橡胶纽扣和拉链),同时,用青、蓝、白三色线5-7根作裤带,将穿的寿裤扎紧。给亡者装殓后,用白色兜被将尸体裹兜起(兜尸被为白色,一般长6.2尺、宽2.5尺),抬放至门板或木板上,再将寿被(寿被颜色按男红女绿,长5.3尺,宽2尺)盖在亡者身上,面部罩一块白布或白绸,再将纸扇、手巾和3个粽子(米、饭、灰),放到亡者手中(男左女右)让其握住。

●焚烧盘缠

烧起身盘缠意寓为亡者准备在黄泉路上的盘费钱和沿途过关卡所需的费用。有的是人落气后就在床边烧,有的是装殓好后在门板下边烧。起身盘缠应事先请职业迷信人士制作准备,用时再写,特品包括:两个盘缠袋(又叫“功文袋”,写法附后),中间用褡裢袋连接。盘缠袋一般长1.2尺、宽7寸,褡裢袋每袋长1尺、宽7寸,盘缠袋与褡裢袋都是用白布做成,正、背面都要写字,盖上和尚或道士的印章(有的事先就在南岳山求圣帝赐封盖印,认为这样更有效、更灵验)。烧时用一根1.2尺左右长的小桃小棍,一头握在亡者手上(男左女右),一头挑起盘缠袋或褡裢袋(袋内均装满纸钱或冥钞),烧至中途,取下桃木棍一起烧掉。

:盘缠袋写法(孝子备)



●烧蒿件

烧蒿件又叫烧蒿蓆,就是将亡者临终前睡过的床蓆、被、蚊账和穿过的衣、裤、鞋、袜、帽及日常用品等,全部拿到就近道旁平坦处烧掉。若配偶健在,则睡蓆只剪半板焚烧,被账清洗不烧。烧前,要先刨一块6尺长、4尺宽的长方形小坪,上铺一层稻草,将以上特品放在稻草上烧尽。烧时孝子在场。烧后,孝子三跪拜后返回。同时,要将亡者的睡床移动或搬至屋外。

●入棺

将亡者的尸体从门板上移入堂屋棺木内叫入棺。邵东民俗对棺木(也有叫千年木、老屋、老材、寿木)置购很有讲究:时间上办得越早收得越久越好,用材以树蔸上部的红心老杉木为上,而且用的木材直径越大、筒数越少越好(一般为12-16筒)。棺木通常是亡者健在时请专业木匠到家里制作。外买运回时,若使用者健在,棺盖要翻起与棺体分开运,且棺头在后;若使用者已亡,则棺盖盖在棺体上一起运,且棺头在前。棺木要上漆,外为黑色,内为红色,棺木头尾外面分别用红漆或黄漆写上“福”、“寿”。

尸体入棺前,先将棺木抬入灵堂(堂屋),用干净毛由擦一遍,以面向大门方向,棺木头朝里尾向外,按男左女右分边摆好,棺头应摆在正常梁下以内。棺内底部要放一层熟石灰,石灰上铺上层棕或白布。尸体在门板或木板上不能摆得太久,一般摆1-3个小时就要入棺。入棺时,先焚香鸣炮,再由孝子抬首,房亲抬脚,将亡者从门板上抬入棺内仰卧平放(抬尸中,过阶檐不能照阳光,要打伞遮光护送)。入棺后,摆正尸体,用白布袋装纸灰或草木灰作枕头,下垫屋瓦,头枕略高,避免亡者口眼不闭,用青砖、屋瓦将脚抵紧。也有头抵砖瓦,脚蹬棺尾的。整理妥当后就盖棺,棺盖与棺槽不能闭合,用烧纸将两边夹垫好。入棺过程中,孝家众人皆满堂大哭,犹以女的为甚,以表示万分悲痛。如果没有哭声,旁人会责骂儿女不孝。有的地方先将尸体连门板移入正常棺木旁,举行迎尸入棺礼后再入棺,毛荷殿一带还流传由孝子将亡者从门板上背放到灵堂高椅上靠坐着,用青蓝白3根线将亡者双脚扎紧,脚下安放着装大米的布袋,叫脚踏粮米。子孙等孝眷依次向亡者祭酒(用手沾点酒向亡者口唇涂抹,连点3次抹3下,然后将酒倒在亡者脚前),跪拜后才入棺。尸体入棺后,在棺下用香油点长明灯,并用屋瓦或米筛围灯避风(也有的在棺下放一盆水,灯放盆中,盆外置面镜子,镜照脚头),棺尾摆一小方桌,桌上摆放遗像、果品、香烛等。桌前设拜垫,棺旁设回拜垫,分别供吊孝者和孝子回拜答谢用。入棺后,孝家便可成服戴孝。

第三节 治丧报丧

●定主事人员

治丧即安排料理丧葬事宜。人去世后,一身孕由房亲牵头组建主事班子(现时叫“治丧委员会”),推选一名主管,配一名副主管,负责丧事的全盘工作,同时组建账房(又叫“清饭房”)、采购、厨房、文墨、接待、水电、报丧(把讯)、打金井等各班组人员,各执其事。账房设会计、出纳、保管等3人,负责整个丧事的财务收支和实物收发保管。文墨又叫“篢房”,一般5—7人组成,负责整个丧事的文墨工作,包括布置灵堂、写讣文、挽联、祭文、功文、冥包、举祭等诸项事宜。

●灵堂布置

灵堂通常设置在堂层(在外去世的在自家屋前临时搭建),同姓大院落的设在公共堂屋,单家独户的设在自家堂屋。堂内神龛(家先)上方正中贴一个白纸剪成的大“奠”字;正堂大门门楣上用白纸黑字写贴“当大事”或“丁忧读礼”;灵堂正门上方以黑纱做底,白纸贴字,悬挂“沉痛悼念某老大(孺)人逝世”横幅;所有的门的两边以白纸黑字张贴挽联,除大门以外的门楣贴菱形白纸黑字“奠”字或“哀”,也有写“制”或“服”);朝门处或进孝家大路入口处,用松柏等长青树枝扎排楼,正中挂一白纸绣球,松柏间点缀白纸花,排楼两边贴黑纱白字或白纸黑字挽联;灵堂内要清扫干净,没有社龛的应写好家先,堂内要摆3张大桌子,以备做道场和举祭所用。

写挽联时要弄清亡者性别,亡者与孝眷的辈分关系及亡者生前的功业,并以孝家口气表达出来,歌功颂德要恰如其分。挽联一般用白纸黑字书写,亡者高寿(通常80岁以上)的,男者可以用黄纸、女者可以用绿纸书写(涉及丧葬用纸皆如此)。张贴时注意挽联的内容要与门对应,并分清上下联,不能贴错。

挽联范例:

1.魂归天上风云黯

名在人间草木香

2.何堪一梦飞蝴蝶

竟使千秋泣杜鹃

3.鹤驾已随云影杳

鹃声犹带月光寒

4.貌香音沉魂归斗极应无恨

儿悲女泣泪洒江天恸有余

5.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洒泪

霜凌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

6.青鸟传来王母归时环佩冷

玉箫声断秦娥去后凤楼空(挽母)

7.思亲蜡尽情无尽

望父春归人未归(挽父)

8.风起云飞室内扰闻诚子语

月明日落堂前若听弄孙声(挽祖父)

9.鞠躬尽瘁成一生伟业

廉洁奉公著百世清风(挽政界人士)

10.天上大星沉万里云山同惨淡

人间寒雨迸三军笳鼓共悲哀

11.感旧有怀同向秀

招魂何处失陶朱(挽商界人士)

12.茹苦含辛半世劬劳培后代

鞠躬尽瘁满山桃李亦千秋(挽学界人士)

●报丧

将家人去世的信息衣时告诉亲戚邻友,叫报丧或把信。报丧有两种形式。一是口头报丧。报丧人员由主事者安排,主要亲戚(特别是亡母时的舅姨家、亡父时的伯叔家)通常由孝子报丧,其他亲戚可安排知道地址的本家侄子或房亲报丧。孝子报丧时,应成服戴孝,与亲戚见面时单腿下半跪。现时已流行电话报丧。二是文字报丧。即在进出孝家当道长张贴讣告,讣告又称讣文辞补等。分竖式。横式两种 。由懂行并擅长毛笔书法的人用白纸书写。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竖式讣告从右往左直行书写,讣告二字单独成行;2亡父称家严,以姓称某公,为寿终正寝。亡母称家慈,表述为某母某氏,为寿终正寝,3男性名字通常写班辈名,现时也有写书名;4报丧人落款时同辈每行第一个字齐平,晚一辈低一个字,5日期为农历。最好以天天地支表述,竖式讣告书写格式及内容大致如下图示:

●打金井

打金井又叫“开穴”。亡者装殓棺后,主事者即安排强壮劳力(单数3-5人)到本族本姓的坟山挖井,出柩前打成。打金井前,孝家要请地仙(风水先生)上坟山择地看地,地仙架罗盘,看哪个地方风水好、方位对、地势空。穴址选定后,将罗盘放穴址中央,中线打桩,再焚香、烧纸、鸣炮告请神灵,然后杀雄鸡,绕穴址滴鸡血。地仙先行开挖3锄,再交劳力继续挖。也有孝家不请地仙,穴址为亡者生前自行选定。打井时碰到大石头,不能放炮,要用钢钎羊角锄凿出。挖成的金一般长6.8尺、宽3.8尺、深5.8尺(有经验的打井人,双手叉腰在穴中打圈,以不碰手腕为宜),金井挖成后,留一铲土城井内,捡尽草根,平整金井两边所堆的土。

第四节 吊孝

吊孝,又称“吊慰”、“吊唁”,是治丧的重要内容,也是亲友悼念亡者、慰问家属的重要活动,包括孝家成服、灵前吊孝、吊客送礼三个环节。

●孝家成服

亡者入棺之后,百客吊孝之前,孝家必须成服戴孝。孝子穿白服叫“孝服”,又叫|“丧服”,孝眷戴披白布,叫“裹头”或“拖头”。有的地方要举行成服礼,以示郑重。

孝服级别:古代孝服分为“斩衷、齐衷、大功、小功、缌麻”五等,总称“五服”。斩衷:用极粗生麻布,不缝下边,为一等孝服,守孝3年;齐衷:用次生麻布,缝下边,为二等孝服,守孝一年;大功:用粗熟布,守孝9个月;小功:用稍粗熟布,守孝5个月;缌麻:用稍细熟布,守孝3个月。穿孝服的级别和时间的长短,与和死者的关系亲疏成正比,关系越亲,穿孝服的级别越高,守孝的时间越长。孝服一般由亡者的男性晚辈穿着。着孝服者,治丧期间要同时佩戴拖头。

孝服分发:古时孝服分为家服、满堂服、简易孝服、孝服标记四个档次。

家服:穿戴对象为子、媳、女、婿、亲崽、孙子(孙女)、曾孙子(女)、玄孙子(女)、侄子(女)、兄弟姐妹、堂史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等,其中子穿孝服,同辈戴孝帽,其他戴拖头。亡者生前五世或四世同堂则玄孙或曾孙戴红头。

满堂服:除上述外,其他到场吊孝的百客均戴孝帽或手臂戴孝套。

简易孝服:即孝子孝服贴有前3片、后4片、肩7寸的补巴,父丧贴背后及左肩,母丧贴胸前及右肩。若只有一个孝子,则剪补巴为桃子形,2个则剪为一刀,3个剪为两刀,4个剪为三刀。旁人一见便知死者是父还是母,有几个儿子,并区别于其他亲戚。

孝杖:又叫“哭丧棒”、“扑爬棍”,上圆下方,长约12尺,孝子在办丧事或送葬时手执撑地,一为助力,二为躬行。

孝冠:用硬纸或笋壳做成,外面贴白纸,由孝子戴于头上,7天后取。有的还同时做棉团5个,一个遮口,两个遮眼,两个塞耳,表示孝子五官不理外事,一心悲痛父(母)亲。

孝经:即麻布绳索,也可用稻草索,以反手搓成,系于孝子及戴拖头者腰间。

上述孝戴旧时分别有穿戴期限,现在通常为丧事办完即脱,有的在孝子回孝时再穿。

●灵前吊孝

所有亲戚、乡邻、朋友一般都会选择在亡人入棺后至出殡前的下午或夜晚到孝堂棺前吊孝,悼停飞亡者。百客来吊孝时,自行在大六餐桌放炮火,主家安排专人放炮火迎接。如客人来龙狮、旗彩和锣鼓,主家要敲锣打鼓出朝门外迎接,并带到账房逐项登记好礼品。至亲一般来两趟,第一趟来灵前吊孝,并了解丧事有关情况,第二趟是出殡前的先天傍晚,带来礼品,举行祭祀,陪伴一夜。出嫁女或亡者姐妹等主要女性亲属吊孝时要悲功痛哭,直到再三劝慰方止。吊孝者来到灵前要跪拜亡者,立下站好,凝视亡者遗像,销整自己的衣冠,双手抱拳(左手握在右手上),上扬至眉毛,躬身90度下拜,三拜后下跪,“五体投地”拜三拜,起身站立后再拜三拜,即三拜九叩首。如果吊孝者的年纪大于亡者,则不下跪,站立作揖即可。吊孝者跪拜时,孝子于灵旁伏答谢,吊孝者拜完后上前将其搀起,然后房亲洒茶敬烟表示感谢。

●吊客送礼

吊孝的亲朋好友都要送上礼品悼念亡灵、安慰孝家。礼品通常为祭章、花圈、金银山、烧纸、鞭炮、蜡烛等。有的将物折钱,只送现金,通常为几十上百元不等。房亲、娘舅家、亲家等主要亲戚降送上述物品外,还要备鸡肉鱼三牲抬箱,请龙狮队、旗彩队、南京锣开道‘鼓乐齐鸣吊孝。

第五节 做道场

做道场又叫“做法事”,即延僧请道,念佛诵经,超度亡灵,表达对亡者的哀悼思念。一般请3-5个和尚或道士操办。做首场的时长根据孝家的经济实力、贫富程度而定。有的1天1夜,有的3天3夜,有的7天7夜,最长的甚至达49天。做1-2天首场为经忏度亡道场,3天为药师经忏度亡道场,5天为千佛道场,7天为黄忏道场,49天为水路道场。做什么道场,写冥包时应该载明,不能弄错。做道场时,孝家要安排吃斋,通常做3天首场吃斋1天、5天吃斋3天、7天吃斋5天。做道场程序繁杂,仪式纷沓,一般有开路、超圣、拜忏、诵经、净壇、召亡、开荐、破地狱、交财 、化灵屋等是重点。

开荐。开荐也叫“开黄榜”,即依照房谱或族谱,将亡者的上三代或五代前辈的生殁时间(何年何月何日何时)、安葬何地、何种山向等全部抄列出来,用黄纸张榜公布,再由和尚或道士设坛请神,祷告天地,祭祈祖先佑护后嗣人兴财旺、代代昌荣。一般做3天以上道场的,就要开荐。

绕棺。即孝子孝眷跟着和尚或道士围着棺木转圈。绕棺时,孝子一般打赤脚,表示对父母的赤诚之心。绕棺中,和尚或道士一边手持白纸花抛撒,一边组词歌唱,为亡者歌功颂德,为孝家赞美祝福。歌唱每四句为一板,一人一板,轮番进行。每唱完一板孝家赏钱,以表谢意。

破地狱。为帮助亡者冲破地狱关卡,扫除妖孽,升入天堂的一种迷信仪式。传说地狱是阴间阎王殿关押鬼魂的地方,共18层, 关卡重重,守卫森严。人死后不诵经超度,就会被当做孤魂野鬼,抓入地狱长期关押,永世不得翻身。破地狱前,由和尚用石灰在堂屋正中画一个地狱图样,四角画符,将棺木或亡者遗像移至图样内,四角烧冥纸。然后,主教和尚身穿袈裟,头戴折帽,手执铁剑,打赤脚、踏丁步、参神动乐、杀气腾腾,率领所有和尚,擂鼓鸣金,铜铍飞舞,穿冥洞、入地府、闯关卡、斩妖魔,打通冥府道路,为亡者扫清沿途障碍,救出亡者。结束后,孝家赠主教和尚新布鞋一双,以示感谢。

交冥财。道场临近结束时,和尚在堂屋地上放个簸箕,左手拿功文,右手持卦,按照功文簿(又叫“财簸”,即登记送化冥财包的账册)上的孝眷名单,逐个为孝家和亲友打卦说好话,卦丢簸箕中,若得保卦,转下一位;若不得保卦则再打,直至保卦。

拜忏。拜忏也是超度亡灵的一种形式,由和尚代亡者忏悔生前的是非过失,以求在阴间得到宽恕。拜忏一般安排在道场的末尾进行,也有在灵柩上山后进行。男的拜阎王忏,女的拜血盆忏或水忏。

孝家富裕的拜一步忏,经济条件较差的拜半步忏。拜时,直系孝眷要肃立在一旁,跟着和尚跪拜。

化灵屋。化灵屋是首场的最后环节。大部分是先天傍晚化灵屋,第二天早晨出殡,也有的侍灵柩上山以后再化灵屋。化灵屋前,主事安排专人,在住宅附近的地方将灵屋基平整好,灵屋地基一般长8尺,宽6尺,上面鎛一层稻草。四周应有空旷地,便于众人周转。 房人员将灵屋、灵幡、冥包、功文、金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等物品全部搬置于地基上。和尚们吹唢呐,敲锣打鼓率孝子孝眷们至灵屋地基转三圈,孝子将盛有财米和用品茶盘,赞好话,孝子接盘,众人散去。主教和尚继续在原地施法镇邪,以求平安,一会儿结束。

道场结束后,和尚列七单于正堂墙上,便于孝家应七祭祀;孝家打发和尚钱财。

做道场注意事项:

1.亡者的前辈(主要指父母、祖父祖母)去世时如没有做过道场,要先行为他们做,再为亡者做。据说只在这样,亡者才能得到安息。

2.堂屋如没有立神龛,或临时灵棚内没有神位,要先写好家先张贴,才能开始做道场。

3.做道场时孝子和孝眷等直属晚辈应在堂屋站立或跪拜,听从和尚调遣,表情要肃穆恭敬,不得嬉笑喧哗。

4.冥包以白纸包封,背面粘牢,正面用毛笔直行书写,第一行写送冥包人的被称、名字(通常用班辈名)及冥财包数,第三行应写明什么道场(即前面讲的对应做道场天数而定名称),第五行写亡者称呼及姓名,如亡父则写显考某公某某老大人,如亡母则写显妣某母某氏老孺人。(见孝子送交冥财包书写示意图)。所有冥包写好后,分别盖和尚法坛大印,再以功文簿按关系从亲到疏,辈分从高到低分人依次列清单归总,名字与冥包数对应。

第六节 陪夜

按习俗,人去世后通常要在家停留3天2晚或4天3晚(遇重丧日顺延)。每天晚上,后人守灵,乡邻亲友自发前来陪伴,以表达对亡者的尊敬哀悼之情,俗称“陪夜”。“崽好有人吊孝”,讲的是亡者的儿子或女儿越有出息、越结人缘,前来为亡者吊唁陪夜的人就越多。陪夜除了打牌消遣外,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唱夜歌(也叫《挽歌》),这里做重点介绍。

唱夜歌一般都要请3-5名擅长且有一定名气的歌师,亡者亲属或邻里会唱的也可参与,安排陪夜的乡邻一人敲鼓,一名打锣,有的地方还请一名唢呐手伴奏。起歌前、收歌后及同一歌师每唱完一板(4句)的间歇,敲打锣鼓一次。锣鼓的打法是:咚咚咚(鼓声,下同)一咣(锣声,下同)一咚咚咚一咣一咚咚咚一咣一咚一咣一咚一咣(起歌及每位歌师收歌时锣鼓重复两次)。请来的歌师及锣鼓手孝家要给报酬,酬金多少不定。

唱夜歌的地点在灵堂,时问一般安排在正晚餐后至深夜12

点,也有歌师多且兴趣浓的唱通宵。如做2天道场,第1天为正,当晚唱夜歌;3天道场,第2天为正,当晚唱夜歌。一般亡者在家停3夜,前两晚唱挽歌,后一夜举祭。半夜时分,孝家安排半夜饭招待歌师及陪夜的亲友。唱挽歌时,孝家亲眷一定要到堂屋聆听,陪夜亲友在场陪守,接待人员不时洒茶发烟,并插空放鞭炮。

●夜歌的内容

夜歌歌词属于一种民间口头长诗形式,由歌师即兴编出,通常第一、二句及后面的双数句押韵,夜歌歌词有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名等,内容可分为以下五个类型:

诉苦道情类。即归纳诉说亡者生前成家创业、生儿育女的艰难辛酸,以唤起后人的伤感怀念之情,有的甚至唱得后人痛哭、旁人落泪。

歌功颂德类。即歌颂亡者一生的功绩和处事为人的品德,以激发后人继承遗志、造福社会。当然歌颂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能无中生有、无限拔高,否则别人听了不舒服,会背后议论。

安慰赞扬类。即表扬亡者后人尊老爱贤、尽孝通道,安慰亡者后人化悲痛为力量、更好地振立家业。

批评教育类。即批评亡者后人对亡者生前不尽孝道、甚至虐待打骂等行为,以警示为旨、教育众人。这类夜歌要把握分寸,宜旁敲侧击,以免激发矛盾,影响丧事的进行。

警世劝人类。歌师唱些劝人改邪归正、除恶扬善的故事或史实,使听众思想得到启迪,灵魂受到感化,民间流传的这类挽歌典故有《二十四孝》、《十殿阎君》、《八洞神仙》、《八十条好汉》、《劝世文》等。

●夜歌的唱法

准备唱夜歌时,孝子孝女及陪夜亲友及歌师等齐聚灵堂,肃静后按前述方法敲锣打鼓,锣鼓停后,先由主歌师起歌请龙神,同时辅助人员焚纸钱请动神灵,然后由房亲接唱,诉亡者生平,再是其他歌师自由接唱。每位歌师唱的时间长短自定,有的一次只唱几段,有的则喜欢唱流水数板(即长段),一位歌师未唱完收歌,其他歌师不得插唱。每换一人唱时,应放炮火并敬烟一包,孝子同时下跪叩谢。夜歌的唱腔没有固定模式,各人腔调可能不同,各地唱法也有差异,以旋律悲凄、富于乐感、高低起伏、婉转动听为要。相同之处是:每四名为一板,每唱一板打一次锣鼓;每板一、三句唱腔相同,二、四句唱腔大同小异,只是第四句最后一个字拖音稍重稍长。

附一:水东江一带夜歌唱腔记谱


附二:起歌歌词选例

日吉时良,天地阴阳;三皇五帝,永振朝纲。

神农皇帝,始制谷粮;轩辕皇帝,始制衣裳。

先请鲁班,后请张良;张鲁二仙,修造华堂。

前有莺歌,后有凤凰;左有青龙,右有白象。

一正两横,外加围墙;华堂造就,亡者住场。

今夜某府,锣鼓打响;非为别事,陪伴亡良。

门外百客,请进孝堂;劳你费心,来把夜伴。

孝堂宗祖,你降吉祥;明天天亮,安奉原当。

打锣二位,听我言讲;你换牌子,我换歌腔。

×府堂前大事当,××大(孺)人弃了阳

孝家悼念他老人,敲锣打鼓把歌唱

起歌要立五楼寨,立起五楼四寨场

一立东方木城寨,二立南方火寨场

三立西方金城寨,四立北方水寨场;

五立中央土城寨。立就五楼四寨场。

今晚请个化财郎,你将钱财化五方;

钱乞财化在尘埃地,现就开始请龙王:

一请东方甲乙木,青帝龙神到孝堂;

在生莫说木无用,殁后还要木做床。

二请南方丙丁火,赤帝龙神降吉祥;

在生莫说火无用,殁后还要火焚香。

三请西方庚辛金,白帝龙神请到堂;

在生莫说金无用,殁后还要念经刚。

四请北方壬癸水,黑帝龙神到府堂;

在生莫说水无用,殁后还要水洗凉。

五请中央戊己土,黄帝龙神请下降;

在生莫道土无用,殁后还须土埋葬。

五方龙神齐请到,你在孝堂降吉祥;

初更时分请动你,五更送你岁归原方。

……

起歌愚晚述到此,要请主东和亲房;

请将源头发脉诉,有宾有主歌好唱。

附三:当夜收歌歌词选例

上家起歌长字散,我将长字收歌腔。

阳人行路怕天黑,阴人行路怕天光。

五更金鸡来报晓,东方红日放毫光。

庵堂寺观撞钟鼓,牧牛童子上山岗。

河边渡子把船撑,闺女房中巧梳妆。

阳人踩破阴人路,恐怕圣驾难回乡。

我今请个化财郎,你将钱财化五方。

起歌立了五楼寨,罢歌拆散四寨场:

一拆东方木城寨,二拆南方火寨场。

三拆西方金城寨,四拆北方水寨场。

五拆中央土城寨,拆了五楼四寨场。

拆了五楼和四寨,愚晚我又送龙王:

一送东方甲乙木,青帝龙神送回乡。

二送南方丙丁火,赤帝龙神转回乡。

三送西方庚辛金,白帝龙神回原当。

四送北方壬癸水,黑帝龙神回原堂。

五送中央戊己土,黄帝龙神回中央。

五方龙神齐转驾,各安方位坐原当。

孝家钱财奉送你,保佑孝家大兴旺。

神台面前化皮纸,历代先祖听言章。

昨夜起歌请动你,今又送你安原当。

在左还是归左位,在右还是归右傍。

满堂神圣各安位,历代先祖坐正当。

后嗣钱财安奉你,保佑后嗣一满堂。

兴家立业钱财广,房房均发百世昌。

土地面前化皮纸,土地公婆听言章。

土地公公管人口,土地婆婆管牛羊。

朝管人口多清吉,晚管六畜大兴旺。

棺椁面前化皮纸,亡者在内听言讲。

四门亲戚陪伴你,从此回家降吉祥。

老者回家增福寿,青壮回家永健康。

细男少女伴陪你,拥佑地久与天长。

三天门外化皮纸,门外有鬼听言讲。

今夜打锣非为别,×氏门中陪亡良。

今夜钱财回奉你,切莫抬头望此房。

强者不许多一个,弱者不可少一双。

若有强梁不服者,砍下头来挂五方。

只许今夜打锣鼓,不许来夜唱歌腔。

打动锣鼓千年兴,唱罢歌句万年旺。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

锣鼓丢在三圣殿,歌声散在九霄堂。

过五关来斩六将,擂鼓三通斩蔡阳。

第七节 举祭

丧事期间,人们通过相应仪式供奉三牲等食物祭奠先辈或亡灵,俗称“举祭”。民间有“举一台祭,可供先辈或亡者在阴间吃3年”的说法。每位主祭者按程序完成一次举祭仪式称为一台祭。

●举祭类型

家祭:由孝子作为主祭人的祭祖叫家祭。家祭通常安排在举祭顺序的最前面,作为第一台祭,孝子兄弟多人的,由长孝子作为代表主祭,其他孝子跪于初位旁全程陪同。家祭读文通常重复三次,也有的只读一次。

客祭:由各家亲戚作为主祭人的祭祀叫客祭。顺序安排在第二台至圆祭前,台数的多少视主祭亲戚的家数而定,主祭亲戚主要包括亡者姻亲(如亡者为女性,即为娘家)、兄弟姐妹或外甥(侄子)、亡者已嫁姐妹(如亡者是女性,即为丈夫已嫁姐妹)或外甥、亡者亲家、亡者女儿女婿等,按亲戚从主到次、辈分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列序。

圆祭:由亡者的兄弟或侄子(如亡者为女性,即由丈夫的兄弟或侄子)作为主祭人(也有的地方由亡者长孙作为主祭人)的祭祀叫圆祭。圆祭安排在灵堂举祭的最后,兄弟或侄子多人的,由兄(兄已亡则大弟)或长侄子作为代表主祭,其他人一起跪于(与亡者同辈则立于)初位旁全程陪同。

大祭:类似于家祭,由孝子主祭,但内容程序相对复杂繁琐,而且三牲要摆整头整只,除了旧时做7天以上道场偶有安排外,现时一般少见了。

祭:棺木发后在停放灵柩的孝家前坪前设案供奉三牲,由孝子主祭的祭祀叫发祭。发祭程序相对简单,在礼生主持下,只有孝子就位、跪、稽颡(拜的意思,下同)、平身、礼成几个环节。

路祭:出柩途中,沿途居住的兄弟或房亲当道举行的祭祀叫路祭。路祭前,兄弟或房亲在自家屋前(或屋边)灵柩必经之道摆两条长凳供停柩用,前面摆一个方桌并供奉三牲。灵柩经过时,祭家放鞭炮,抬柩人将棺木搁在长凳上停歇片刻,礼生按发祭的简单程序喊礼,主祭人就位跪拜(平辈肃立叩首)。路祭后,抬柩继续前行。

●举祭方式

上述几种举祭类型常用的有家祭、客祭、圆祭,此三祭同在灵堂进行,程序内容也大同小异,这里一并综合介绍操作方法:

祭堂陈设:举祭在灵堂进行。祭堂区域划分及物品陈设大致同婚嫁民俗一章的告祖辞堂(但灵位案居中应摆亡者灵位牌),这里不再复述。

举祭时间:一般安排在出柩先天夜晚的下半夜,即深夜12点钟后至天亮闭殓前。

参加人员:礼生2人(一人喊礼、一人引导称带礼),执事10人(端菜、倒水、放炮、读文各1人,香案位、灵位执事及唢呐乐师各2人)、孝家家眷、主祭人、陪夜百客。

举祭仪程:举祭分台进行,每台祭由礼生依序喊礼,然后主祭人在另一礼生的带引下,按礼生喊礼的程序内容要求,到相应位置完成相关动作。上述方法与婚嫁民俗一章的辞堂告祖大同小异,只是礼生喊礼的程序及内容稍有区别,介绍如下:

家祭(三献礼):行家奠礼→肃静→鸣炮→奏大乐→大乐止,起小乐→孝子就初位→揖,参灵→诣盥洗所→授巾→盥洗毕→复初位→跪→稽颡(凡三,即拜三拜,下同)→诣香案前→跪→击磬→酌酒→酹酒→上香→二敬香→三焚香→献楮→伏俯→兴→平身→复初位→诣灵位前行初献礼→跪→酌酒→奠酒→祭酒→敬酒→呈箸→献馔→伏俯→兴→平身→旨香案前→跪→伏俯→读文→兴→平身→复初位→诣灵位前行亚献礼→跪→酌酒→奠酒→祭酒→敬酒→呈著→献禽→伏俯→兴→平身→诣香案前→跪→伏俯→读文→兴→平身→复初位→跪→稽颡(凡三)→平身→诣灵位前三献礼→跪→酌酒→奠酒→祭酒→敬酒→呈箸→献鳞→加斟→侑食→献食→献羹汤→献茗→献帛→伏俯→兴→平身→诣香案前→跪→伏俯→读文→兴→平身→复初位→跪→稽颡(凡三)→平身→辞灵揖→再揖→三揖→孝子退位→鸣炮→撤馔→焚楮鸣炮→奏大乐→礼成。

客祭(一献礼):行祭奠礼→鸣炮→奏大乐→起小乐→主祭者就位→揖参灵→诣盥洗所→授巾→盥洗毕→复初位→跪斗拜(平等称叩首,下同,凡三)→平身(叩首者此项不喊,下同)→诣香案前→击磬→跪→酹酒→香楮并献→伏俯→读文→兴→平身→复初位→跪→拜(凡三)→平身→诣灵位礼行奠献→跪→奠酒→祭酒→敬酒→呈箸→献馔→献禽→献鳞→加斟→侑食→平身→复初位→跪→拜(凡三)→平身→辞灵揖→再揖→三揖→主祭者退位→焚楮呜炮→撤馔→奏大乐→孝子出帘哀谢→礼成。

圆祭有的三献礼,有的一献礼,仪程分别同上。全部举祭结束后,撇下相关陈设。

注意事项:1举祭前应分别征求亲戚意见,看是否愿意主祭(不愿意者不列入),然后按序依次列榜张贴,便于各主祭亲戚知道自己排第几,并估算什么时间主祭,以免睡过头耽误了主祭;2.主祭人与亡者同辈,则礼生喊礼时“跪”改喊“肃立”,后面相应不喊“伏俯”、“兴”、“平身”;3.每台祭完成后,主祭人应给礼生送红包酬谢,金额通常是家祭上百元,客祭几十元,圆祭介于二者之问。礼生所收礼金事后与各执事商量分配。

●祭文

祭文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每台祭的主祭人事先要写好(也有孝家主事者事先按亲属关系请专门人员分别写好)。

祭文体裁:祭文有五种体裁,即散体、韵体、骈体、骚体、词牌。

散体:即事而写,不拘字数,散文写法,旧时为文言文,现时也有白话文。

韵体:一般为偶句押韵,通常为四言,也有五言、六言、七言的。

骈体:为四六韵文对偶,写作费时,难度大。

骚体:一般为几字两句,前分句五字,带“兮”,后分句四字。

词牌:即套用熟悉简短的词牌、句式书写。如“浪淘沙”、“西江月”、“清平乐”等,

五种体裁各有不同,但内容大体一致。传统祭文用起、承、转、合的笔法,分生、死、吊、慰层次而写:“生”为起笔,述亡者生平美德;“死”为承接,叹亡者不幸寿终;“吊”为转笔,诉众亲悲痛之情;“慰”为合笔,祈亡灵超度升天、福佑后人。一篇祭文,常刚一种体裁,也可以结合几种体裁。

祭文写法。祭文通常从右往左直写,开头一般以发语助词“维”发肩。如家祭文开头写法:惟公元××年岁次××(农历纪年)×月×日乃吾父仙游修因之期也,不孝男××兄弟等率领家眷,谨以三牲洒肴暨诸不腆之仪致祭于显考××公××老大人灵位前而泣曰。客祭文开头写法:惟是日也,乃我××(主祭人对亡者称呼)修因堂奠之期××(自称)谨以清酌、馐、时鲜,寸楮片香之仪致祭于××公××老大人(或老孺人)灵位前而言日,然后接入正文,结尾写“尚飨”二字。

祭文正文选例:

一、祭父正文(四言韵体)

呜呼吾父,寿愈七旬,偶染痼疾,一病逝尘。嗟愚不孝,少侍晨昏。号天泣血,泪湿衣襟。缅怀吾父,毕世艰辛。勤耕苦种,戴月披星。创家立业,勤俭经营。处世有道,克己厚人。至生儿辈,爱如掌珍。抚养教育,沥血呕心。如斯大德,应享高龄。晨昏定省,报答深恩。胡天不佑,永别家门。魂归西域,百呼不应。肝肠寸断,情何以伸。兹当家奠,聊表孝心。继承遗志,永振家声。勤耕苦读,教育后人。爰具菲仪,灵前跪陈。吾父有知,来格来歆。伏维,尚飨。

二、祭母正文(散体)

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呜呼吾母,竟弃儿曹而长逝矣。慈母莫瞻,而儿曹能往何处而呼吾母耶,若入室而呼母,母能应我,否耶,呜呼,是不能也。唯有泣血痛哭流涕而已。彼苍者天,曷其有极。我有何尤而祸延我母也?时至今日,儿唯有化悲痛为力量,奋发图强,走勤劳致富之路。教育儿孙克勤克俭,光大门闾,则我母定能含笑九泉矣。兹当家奠,跪拜灵前,吾母有知,尚祈鉴享,伏维,尚飨。

三、祭母正文(骚体)

呜呼,我母懿德兮,巾帼称贤。生儿育女兮,箴训为先。儿期慈母兮,福寿绵绵。胡为一疾兮,寝舍遽捐。顿使儿辈兮,涕泪涟涟。号天哭地兮,风木凄然。音客莫睹兮,杳隔黄泉。四顾彷徨兮,欲觅难见,幽明永诀兮,窀穸寒烟。猿啼鹤唳兮,哀草芊芊。悠悠天地兮,抱恨终天。如其有知兮,其来鉴旃(zhan)。呜呼,尚飧。

祭文的读法。宣读祭文通常采川唱读方式,即以随意旋律为曲,以祭义为词,哼唱拖音而读。唱读时:一是吐词要清,声音要大,以使在场人听得清楚;二是要分清上板和下板,上、下板停顿拖音的高低、长短、起伏要错落有致;三是根据祭文的内容感情变化。叙述时用平缓的声调,拖音宜短,悲伤时用低沉的语气,拖音宜长。赞颂时声调要高扬、铿锵有力,慰藉时声调宜激情、语重声长。

第八节 出柩

出柩又叫“出葬”、“出殡”、“出门”,指的是送死者灵柩上山的过程。

●闭殓

闭殓又叫“闭棺”,即将棺盖与棺槽闭紧密封,通常在举祭结束天亮后至发前进行。,闭殓前,孝家主事应将地仙看地后写成的殓记榜文醒目张贴,以告知哪个时辰出生、什么年龄的人应当回避,以免招灾。闭殓是亲人们瞻仰亡者遗容、告别遗体的最后时刻。当揭开棺盖时,所有孝子孝眷和主要亲戚都要到棺旁致哀,向遗体告别(若亡者是女的,其娘家人必须到场见面)。此刻一般满堂大哭,但哭时注意不能将泪水滴入棺内遗体上。闭殓时做好以下四件事:

整容塞身。将亡者装殓入棺时手执的挑棍、粽子、纸扇、手巾等物取出丢掉(但有的地方这些物品仍留在棺内),去掉面巾,端正头部,用干净毛巾将面部擦抹一次,使其容貌洁净端庄。其他凡人棺时没有做好的,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头脚及两侧必须抵紧,不留空隙。有的后人念及亡者生前的爱好,将字牌、书籍等亡者爱好物放入棺内。

脱衣暖灵。孝子脱掉内衣,塞在亡者枕下或身旁,温暖父母的养育之心。同时川于从亡者头脸摸起,一直摸到脚,体现父(母)子依依难舍之情。

含口分中。孝眷(即孝女或孝媳)将银戒指或银片(不能用金)塞在亡者的上下牙齿之间含着,叫含口。目的是使亡者上下牙齿不磨碰。由装殓者或有经验的老者以亡者鼻尖为中心,用稻草秆量准头部两边至棺壁同宽,用瓦片将亡者头两边塞紧,叫分中,意味着亡者不偏心,希望自己所有子女及后裔共同富贵。

盖棺密封。先用搅拌成糊状的桐油石灰或乳胶刮在棺槽口边缘,然后将棺盖盖上,砸紧封闭,上下密合,棺木两边木栓位钻孔打入竹签(通常为新竹筷)。此时,孝子、孝孙、孝媳、孝女们拍棺痛哭,众人拖劝。闭殓后的棺木叫灵柩。

●发靷

将灵柩山灵堂移至孝家前坪并完成扎柩,俗称“发”,也有的叫“出小丧”。具体步骤:先分别以粗绳索穿过柩底,套于灵柩两头,再将绳索分别套在抬杠上;然后安排4个抬柩人各抓抬杠一端,由其中一人喊口令.四人同时用力将灵柩抬起(抬起时务必注意保持平衡,防止侧柩,此时辅助人员立即将原承枢长凳踢倒);出大门后将灵柩放在事先摆好的大(音同代,下同)牛上(如用独龙抬柩,则先在坪里摆两条长凳,灵柩暂停放在凳子上),以绳索将灵柩与大牛牢固扎在一起(若以独龙抬柩,则先将独龙置于灵柩盖顶端,然后同样扎紧);在灵柩上铺一床新毛毯或被面(颜色男红女绿,有的罩用竹篾织好的一次性柩罩);上面扎一只公鸡(有的亡男扎雄鸡,亡女扎母鸡);最后在大牛(独龙)两端分别扎上抬杠,形成前后四个抬柩位。各项就绪后,再在灵柩前举行发礼(又叫“祭车”)。

大牛(独龙)及配套的绳索、抬杠是抬柩的专用工具,又叫“老牛”、“老杠”,通常各族备有共用,平时存在祠堂或公共堂屋。大牛流传于水东江、佘田桥、灵官殿等地,独龙流传于两市塘、仙槎桥、牛马司、廉桥一带。

●出柩

将死者的灵柩送至墓地叫出柩,也叫“出丧”、“上山”。

掩埋灵柩叫安葬或安厝、下葬。发礼仪结束后,孝子打赤脚端牌捧像举幡跪拜于柩前,8位抬柩人就位,房亲主事者讲话:天地开辟,吾道居一;先王制礼,诸煞回避。今天是某大人(孺人)出葬安厝之期,有劳各位乡邻出力抬柩,感谢各位亲友前来送葬。敬请诸位鼎力相助,一路顺畅,安稳到山。话后发令:起柩,出柩!抬柩人同时用力将灵柩抬起,接着撒米撒纸,铳炮喧天,鼓乐齐鸣,灵柩出发,缓缓前行。

出柩送葬队列顺序:一人撒买路钱,一人撒米,一人放鞭炮,走在最前面;两面南京锣、一面族旗开道,走第二;顶花圈的走第三;乐队走第四;孝子们执杖引幡、端像及众孝眷倒退走第五;捧灵,八人抬柩走第六;众亲友送葬走第七;旗彩队、龙狮队、鼓乐队最后压阵。抬柩者每八人一班,一般分两班,若路途较远,可增加抬柩人数。出柩途巾,经他人屋边,户主会放炮迎柩,孝子们应下跪答谢,房亲则发烟或送毛巾感谢;遇拐弯、过桥、上坡,孝子们要跪地迎柩;送葬过程中,孝女孝媳及女性亲戚皆一路痛哭,方显气氛悲壮隆重;灵柩到山,按男左女右停放于金井旁。此时,炮火震天,鼓乐齐鸣;孝子孝眷们绕灵柩、金井先顺时针方向转三圈、再逆时针方向转三圈;抬柩人解索松杠移开大牛带回;地仙杀鸡绕金井一圈后将鸡丢人井内,任鸡蹿跳,鸡血滴遍金井(有说法按上男下女、左大右小看鸡往金井哪一角跳,则预示以后发哪一家),再捡出,由孝于按原路带回。

出柩的时间因地域不同:有的早饭后上午出柩,有的早晨出柩后再吃早饭,也有下午出柩的。但早饭后出柩的,规定在中午12点前灵柩必须到山,若超过12点就是“出阴葬”,对后人不利;犯重丧日(重丧口推算表附后)的当天不出柩(或亡者落气时正碰上重丧日,则不能动遗体,抹尸、装殓、入棺需推迟一天),习俗认为重丧日出殡则会再死人,要另择日出柩;有些地方还有逢三不出柩,初一、十五不出柩,正月不过初五不出柩的习俗。

附:重丧日推算表:

月别

十一

十二

重丧忌日

重丧口诀

正七逢甲庚,二八乙辛当;三六九十二,戊己是重丧;五十一丁癸,四十丙壬亡。

●呷豆腐

呷豆腐又叫“呷斋饭”,是孝家为答谢吊孝亲友和治丧房亲而开的筵席,一般包括两餐,出柩的先天晚餐和当天早餐(早餐为正。下午出柩则为当天的早、中餐,中餐为正)。白喜事上菜碗数为单,九、十一、十三碗菜不等,鱼、肉、鸡三荤及豆腐必上。呷豆腐的酒席规模视孝家经济状况及吊孝宾客多少而定,一般四五十桌,多达八九十桌。有的因人数太多而无法估计,就开流水席,来一桌人开一桌。若亡者是女性,正餐时要为其娘家人安排上席,桌上筷子垫红纸,娘家人未到不得开席。正餐出第五碗菜时,主事房亲领孝子到堂屋讲好话感谢百客,孝子单腿下跪叩谢。

第九节 圆堆

●下葬

将亡者灵柩移入金井并填土垒成坟堆叫下葬。通常当天出柩当天下葬。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孝子脱内衣将棺盖上的尘土杂物扫吉地呈祥;默佑后嗣,德泽四方;房房均发,子孙兴旺;滚滚财源,世代荣昌。”并架岁盘分经定座,再由葬坟劳力(单数,一般7-9人)在井底铺熟石灰、木炭,然后移柩下葬,槌坟培堆。槌坟以石灰拌土,慢铲细槌,逐层夯实(古时有用糯饭拌黄土、石灰槌坟的风俗)。尉堆后,灵幡插在坟中央,花圈摆放在坟头上方呈半圆形,坟尾铺一只坟用的箢箕。孝子在坟堆上拍3下,并备三牲、果品、香纸炮火,在坟前祭拜后,和众人一起离去。也有因地势不空择他日下葬圆堆的,先将灵柩浅放在墓穴中,用树枝盖好或搭个棚子遮风避雨,以待日后安葬。

●送烟把

圆堆后的当晚起,孝子应连续三晚用稻草扎成烟把,送到亡者坟旁(男左女右)点燃烧尽,俗称“送烟把”。第一晚将稻草扎一度,第二晚扎二度,第三晚扎三度。据说,烟把能让亡者九泉路上照明壮胆而不孤单。每晚烟把燃完后,孝子在坟前三跪拜后离去。

●回孝

圆堆后三天或头七期内,孝子兄弟穿孝服,带炮火到伯叔(亡父)、舅父(亡母)等主要亲戚家下跪禀告亡父(母)已人土为安,俗称“回孝”。

第十节 回民及三峡移民丧葬习俗

●回族的丧葬民俗程序与特点

回族老人病危时,其子女和亲人们也都要陪伴床前,直到老人“归真”(即去世)。老人归真后,孝眷们只能低声哭泣、悲痛流泪,不可高声喧哗。

人死后,先在卧室地面上铺,将亡者移放到上,脱去外衣,用白布或被单覆盖。做殓衣布俗称“克番”,男的做克番三件,即大卧单、小卧单、衬衣;女的做克番五件,即除以上三件外,另加裹朐布和盖头巾各一件。接着,为亡者洗礼,称“默宜体”。洗礼一般由4个与亡者同性别的乡邻负责,在室内进行,行洗礼人自身应先沐浴干净。洗礼时,将亡者放在长方形洗盆中(洗盆斜放,头高足低,下端有排水孔),由两人用汤壶洒温水淋浴,另两人戴手套,川两条洁净毛巾按照先上后下,先右后左的顺序洗遍亡者全身。洗后抹干水渍,摆好“克番”(大卧单在外,小卧单中间,衬衣最内层),再将亡者平放仰卧在“克番”上,由里到外,逐层包裹。包好后,用白布系腰,然后放入“塔卜”(专门用于抬尸出殡的公用木匣)内,随即举行殡礼。殡礼又称“站礼”,回民俗称“者那则”,农村在住宅旁宽敞干净的地方进行,城镇在清真寺举行。殡礼由阿訇主持,亡者的儿子、亲属及生前好友参加。先向亡者默哀,再由阿訇念经。礼毕,所有人员一起将亡者送到墓地安葬。

安葬时,先将“塔卜”盖拿开,4人将遗体抬出来,直接放入墓穴内,拉开头端“克番”,露出面部,让亲人见最后一面。告别遗体后,将“克番”按原样盖好,然后盖木掩土,阿訇诵《古兰经》。安葬后四十天内,孝子或亲属要陪同阿訇于每天破晓前去墓地游坟。四十日、百日和周年,除请阿訇游坟外,还要念经。以后每年凡死者生日和忌日都亦如此,以示纪念。

回民节俭治丧。人死后,迅速处理丧务,能当天出葬的当天出葬,当天来不及的则第二天出葬。回族人认为,人死后在家久停不葬,是“糟践了亡人,连累了活人”。远离家乡在外去世者,一般就地安葬,不主张远道运尸还乡。回族人治丧不鸣炮,不奏乐,不跪拜,不迷信,不铺张浪费,以内心的悲痛或低声哭泣举哀。

●三峡移民的丧葬民俗

三峡移民的丧葬风俗与县内本土习俗小有区别:

人死下榻,不沐浴。按三峡移民的地方风俗,老人落气后,要立即移放到门板上,用青布袋装烧纸放在亡者身旁的瓦罐中焚烧,叫烧落气钱,送老人上路。再将瓦罐中的纸灰装好密封,待闭殓时.放人棺内。装殓时,一般不抹尸洗浴,只用湿毛巾将老人全身擦抹干净。一般装殓7层,即6白1青,最外层是青色衣裤。

入棺前孝家戴白,棺前见红。孝子孝眷在亡者装殓后入棺前就戴孝,且孝子一般不穿孝服,与孝眷一样背拖头,孙子辈以下均在白拖头的额上加块小红布,亲戚亦如此。亡者入棺后,要在棺前杀猪祭灵、见红煞邪。

丧事简便,丧酒俭朴。开穴不清地仙,不择地;办丧事,呷丧酒,一般不收现金(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人死了,更不能收现金,若发现有人收现金,大伙会骂他足“卖牛肉,卖碗碗菜”);酒席场面不大,一般10-20桌。

闭殓不分中,出葬不祭车。闭殓时,不含口,不分中,孝子不脱衣暖灵。有的人在病危前甚至更早就已挖好金井,井内四周用水泥粉刷,上盖5-7块(单数块)大石,待出葬的先天搬开石块,叫开内棺。出葬时,不举行发仪式,但孝子要拿个碗砸碎在棺盖上,表示镇煞邪气,没有族旗开道,没有龙灯、旗彩、锣鼓在前引路,带两条长凳随枢而行,便于巾途停枢息肩(一般要息肩2-3次),送葬人数不多,队列不长,途中不发烟。灵柩到山,立即下葬。下葬时,先由孝子从井旁三个不同方向各挖一锄土抛于井内,然后众人填土成坟。井浅而坟堆高大,一般高达336尺,长7尺。成坟后,孝子要绕坟三圈,跪拜后离开。

祭坟办社。成坟3天后,孝子要上坟山祭坟,烧“翻山”。“翻山”即用彩纸做的旗帜、伞盖,巾内亲买来,多的有3-4套。人死后第一个春节起开始“办社”,连办三年。内亲、朋友送来祭品(一般是8样凉菜、酒及其他礼品),拿到坟山上去祭拜。孝家为表感谢,办酒席招待客人,叫“办社”。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十一种常见的殡葬方式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739-2223222

殡仪馆地址: 湖南省邵东市周官桥乡车胜村万福园